似乎没有了核电,日本的天会塌下来。

从这个角度上说,21GW的目标又是完全合理的事情。最终目标是,现在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社区将来都可以连成一片,这样下来就完全是一个系统了。

卡汉:这是我的生死战

这两位官员都希望,通过对光伏产业的不断鼓励,可以最终带动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变革。但是,要想将一个个分布式的光伏发电站连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仍然离不开电网这个原本应该公用的网络。多位光伏企业高层曾告诉本报,光伏行业正陷入比2008年还严峻的形势。没有技术进步,不会带来价格的下降这次开工建设的50兆瓦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8.6亿元。

100兆瓦光伏组件制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光伏组件物流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日前曾在一公开场合称,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分布式一项就将超过10GW。

但此前不久,国内光伏成本的报价已经出现了低于每瓦4块钱低位,而在2011年年底国内企业的报价还在10元左右。所以,我们鼓励分布式光伏电站。孟宪淦说,十二五中国做21GW没问题,甚至做30GW也没问题。如果按照一个规模为25MW的企业,用国产的设备大约需要投资6000万来计算,只需要10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

去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并实施了针对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寄予了厚望。

卡汉:这是我的生死战

而整个国际市场也一片惨淡。在今年5月8日的一场讨论中,再度上调至15GW。本报获悉,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的装机目标确定为21GW。国家能源局的官员称,其实光伏发电量对电网来说,一年也就是两三百亿度的电量,与全国上网的总电量相比,微乎其微。

据透露,五年中新增的21GW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金太阳示范工程两个领域。而保利协鑫则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商。今年一季度,保利协鑫对外宣布,该公司希望在今年二季度末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降至每公斤18.5美元以下,目标硅片加工成本在每瓦0.13美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大力鼓励光伏产业的同时,光伏发电的成本正在不断下降。

孟宪淦预计,加上此前公布的纳入财政补贴的2012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2GW,以及其他的一些大规模基础光电设施,2012年光伏发电的规模可能已经达到了5GW。孟宪淦分析说,这两年加起来已经差不多有8GW了,如果按照21GW算的话,今后三年每年差不多还有5GW的增长空间。

卡汉:这是我的生死战

在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目前的情况下,电力体制的改变可能需要很长的一个时间。

一个未经官方证实的数据是,2011年全年得以上网交易的光伏电量是9.14亿千瓦时,但全国总的发电量是4.72万亿千瓦时,光伏发电只占不到万分之二。就价格上来说,已经快达到一个临界点了。但是做了之后,电网怎么消纳?这个解决不了,21GW的装机指标就没有意义。国家能源局的官员表示,鼓励发展分布式电站,可以避免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扩容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并网难问题。此次主管部门调整规划目标,主要考虑是希望刺激国内光伏应用领域的发展。据称,在当时一些企业一天纯利润就可以达到60万。

保守? 21GW还是保守。产能的扩张加上成本价格的下降,这两大原因促使光伏的发展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不过,光伏行业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遭遇寒冬。尽管比业内预测的指标已经高出不少,但这位国家能源局官员仍然觉得这个目标还是定得有点低。

对于光伏发电上网,我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孟宪淦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是市场的不断扩大引起的。

尴尬 另一个更为尴尬的局面是,与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相比,实际能够获得电网公司收购上网交易的光伏电量更少。从地域上看,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的部分省市,而这一地区也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而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则表示,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会超过3000万千瓦。信号乍看起来,政府此次如此鲜明的鼓励态度,与此前的相关调控政策有些相悖。

根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统计,2011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GW,同比增长超过400%,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到全球的80%,可是光伏装机量只占到全球的8%。

这是国家发改委不断鼓励光伏产业的初衷。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幅上调光伏发电装机目标,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孟宪淦看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前不久,数字定格在21GW,是最早版本的4倍多。相关官员说,现在电网还是存在很大的垄断性。

现在卖到国外的大概是在7美分/瓦,再过两三年成本肯定会降至四五美分每瓦,甚至更低。晶科能源亏损5700万美元。据了解,最初决策层之所以将十二五光伏发电目标定为5GW,是因为当时光伏发电的成本过高,每瓦的成本将近30元,折算成电价每度达到了10元以上,财政根本补贴不起。该公司的多晶硅和硅片定价向来具有标杆作用。

从这个角度上说,21GW的目标又是完全合理的事情。最终目标是,现在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社区将来都可以连成一片,这样下来就完全是一个系统了。

这两位官员都希望,通过对光伏产业的不断鼓励,可以最终带动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变革。但是,要想将一个个分布式的光伏发电站连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仍然离不开电网这个原本应该公用的网络。

多位光伏企业高层曾告诉本报,光伏行业正陷入比2008年还严峻的形势。没有技术进步,不会带来价格的下降